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频道
caseXqBoxCenterLmenu

延长检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2023.09.05
阅读:125次

(李思科 张荣)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是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10月“断卡”行动开展以来,检察机关起诉帮信罪案件数量上涨较快,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

一、帮信案件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延长县人民检察院2020年以来受理的帮信案件进行分析,我院办理的帮信案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作案方式较为单一。犯罪嫌疑人大部分为出售、出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将自己的支付宝或微信账号甚至手机直接给实施网络诈骗的组织使用,诈骗组织利用犯罪嫌疑人的合法身份进行转账交易结算,犯罪嫌疑人从中抽取一定好处费。

(二)涉案人员利用老乡、朋友关系发展下线。由于此种赚钱方式轻松,犯罪嫌疑人迅速拉拢身边亲朋好友形成一定组织,上家也可以人为设定 “返点”手续费,持续扩大自己的犯罪组织。

(三)法律量刑偏轻,被害人损失难以追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在量刑上限上设定偏低,不利于打击犯罪,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该类犯罪的危害后果看,被害人的资金被通过多级账户流转,损失难以追回。

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类案件频发的原因

(一)个人法律意识 单薄 。从我院2020年以来办理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分析,帮信罪涉案人员大多处于无业状态,文化水平较低,多来自于农村偏远地区,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意识不到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后果。

(二)打击信息网络犯罪难度大。在司法办案中,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特征,证据的提取和保存、勘验困难,增加了打击难度。因均在网上交易,下线查实难度大,使得打击犯罪难以彻底。

(三)利益驱使,获利轻松,成本低。该类犯罪能迅速发酵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电信诈骗、赌博网站、非法网贷的出现给该类犯罪提供一定生存土壤。该类犯罪返点高,成本低,获益大,为一些受利益驱使的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三、抑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对策及建议

帮信犯罪具有主体多元化和微犯罪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在其预防、控制和打击上需要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包括司法机关、法治宣传部门、网络运营商以及金融部门等,联动打击,推进社会预防和管控,做到:

(一)增强协作,形成防范治理合力。根据网络犯罪的新特性,对网络犯罪实施整体、全过程防控。督促网络运营商和相关网站管理者加强网上交易内容的监管,严格审核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严控网络购销途径。金融监管部门增加识别能力,对资金异常交易打早打小,对被用于网络犯罪的“两卡”采取立刻冻结或注销,并使之无法解冻或挂失补办,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卡主开立新账户,在高科技条件下建立有效的网络防御和治理体系。

(二)加强侦监协作,推进刑事严打整治。侦查机关需要充分利用网安、技侦、情报的技术优势和信息研判平台,对犯罪的作案方式、特点,进行分析研判,提高案件侦破能力。检察部门需加强对办案的指导,解决案件定性、办案程序等问题。

(三)加强宣传,提高个人法律意识。法治意识淡薄是多数人触犯帮信罪的重要原因,检察机关聚焦案件高发群体和问题突出区域,通过法治宣讲、公开听证等方式,加强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教育。深入乡村、学校、企业等针对收购“两卡”和即时通讯工具等问题开展专题法治宣传,结合具有教育警示性的典型帮信犯罪案例进行以案说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辨别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止个别群众为了蝇头小利出卖或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