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频道
caseXqBoxCenterLmenu

彬州法院:离婚后子女抚养怎么办?

2023.07.24
阅读:112次

近日,彬州法院速裁中心李法官团队连续办理几起关于抚养费纠纷的案件。夫妻离婚后,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断绝关系,父母仍承担着抚养子女的义务。现就相关问题梳理如下,希望给困境中的人答疑解惑。

(1)离婚后子女应该归谁抚养?

离婚虽然不能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却会改变抚养方式。《民法典》*千零八十四条第3款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分为两种情况,不满2周岁和满2周岁。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如何履行抚养义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往往通过给付抚养费的方式履行这一义务,抚养费应当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经济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3)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一般包括按月给付和一次性给,按月给付是一方收入较为稳定,更有利于保障子女正常生活。一次性给付是一方收入不稳定或者居住地不固定,可能存在长期拖欠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支付方式。离婚双方也可以协商决定。

(4)抚养费的给付期限?

一般情况是从离婚之日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例外情况下可以延长或缩短给付期限。

(5)什么情况下子女可以要求变更抚养费?

抚养费的数额以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在原定协议确定数额明显不够时,如因上学、患病等原因,所需抚养费已已超过原定数额,子女有权要求父母增加抚养费。

(6)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子女抚养权?

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费能力发生较大变化时,均可以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人民法院在判决变更时,一般应当考虑: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未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是否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是否愿随另一方生活,以及该方是否有抚养能力。

(7)探望权如何保障?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