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是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规律的诠释和探究,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对于犯罪原因思想的研究,中西方学派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说法不一。出于历史原因,西方犯罪思想学派要比中国犯罪思想学说出现早得多,而且较为独立。西方社会在基督文明的教化下,“人性本恶”,“人来到*上即是赎罪的”,“人心向善是共同的追求”,……道德是西方文化的题中之义,因此西方犯罪学家更强调从犯罪生物学理论和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道德之于犯罪的影响。
我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遵守道德是人的内在需要。人之所以犯罪的道德原因在于道德后天继受的失败和道德外在感化作用的无效。对比中西方思想,我们在研究现阶级课题时,也要善于总结借鉴前人之路,以寻找自己正确的前进方向和理论渊源。
一、西方传统犯罪原因理论
西方的犯罪原因思想理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可以追溯到到古希腊,比如柏拉图等很早就在其著作中论及到犯罪原因的问题。柏拉图将犯罪分为“自愿的干错事和非自愿的非正义行为”或者叫“自愿的和非自愿的犯错”。后来刑事古典学派、刑事近代学派以及现代犯罪学派都从法学思想的角度对犯罪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得来说,可以把西方犯罪原因思想分为四个时期:前科学时期、刑事古典学派时期、刑事实证学派时期和现代学派时期。如今,犯罪社会学理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犯罪学研究的主流,主要理论包括:社会化过程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冲突理论
二、中国传统犯罪原因理论
我国传统犯罪原因思想理论的研究较西方发展缓慢,虽然我国古代社会刑法较为发达,但犯罪原因思想却错综杂乱,而且大都夹杂在一些其它类别的著作当中,没有形成具体的学派之争,只能算是学说罢了。因此,笔者从一些古典著作中提取一些观点来叙述:《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刑事古典学派的思辨方法同出一辙。在犯罪原因的剖析上,《周易》不仅从社会的、政治的角度解释其深层原因,而且从人类学,心理学角度提示了其直接原因。例如:“
当代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为基础而发展的犯罪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学主要从阶级属性和法学属性出发阐述犯罪原因,它注重阶级分析的方法,代表性的学说是“阶级原因论”,这一观点认为“犯罪是孤独的个人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因为国家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他们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必然压迫其他阶级,这样一来统治阶级就把那些反抗统治关系*明显*极端的行为称作犯罪。”
从东西方的犯罪原因认识和发展上来看,历史文化
三、犯罪产生的原因
犯罪究其本质,乃是对合法利益和表现为法律秩序的利益格局的侵犯和动摇。因此,法与国家在逻辑上是优位于犯罪的,而且是通过利益这一范畴将法或国家与犯罪两者相结合。
二是社会政策的滞后与空白。社会政策对于协调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促进社会整体化发展,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制变革的实质、是利益结构调整,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体制变革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基本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因此,它必然涉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损失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获得。
(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毛翠玲)
返回顶部